close

東方的智慧: 迴避人本質難以解決的議題
以普遍的手段解決人存在的問題!

以三教( )說明:
先秦發展出義理學,儒家,道家持續對話,
以解決政治及倫理問題,深化自家的哲學立場(戰國子學)
...

 


政治 : 
東方 權力為最高原則,以權術為基底,充滿權謀
西方 制度造成的絕對權力 必須以 制度,節制絕對權力
西方的phylosopher :對真理知識極認真的人,性格上要解答心中的疑惑
啟蒙時期出現知識份子階層

東方的"士":
老子( 41 章): 上士 聞道, 勤而行之 中士 聞道, 若存若亡 下士 聞道, 大笑之,不笑不足以為道!
("道"參考莊子:大宗師)
春秋時期 士指統治者周圍貴族有知識的人
戰國時期一般仍多屬"游士",
eg: 荀子(儒效 ):大儒,雅儒,,俗儒
荀子以為承擔社會發展者,不受階級的局限
漢朝就出現知識份子階層

玄學 魏晉時,知識份子難以擺脫政治糾葛,欲尋求精神主體的自由,以不同方式展現,等待知音 (風雅而無奈)
帝王術
法家:政府組織 百官設置運作
道家:皇帝駕馭之術
儒家:重儒者的效用 忠臣 教化,政治上必表態 確認政治手段的必要性
儒家: 不反對宗教, 神道設教--- 宗教乃因其教化功能而受重視

教義越豐富的宗教加入的理性(智慧能力)成分越多, 以確定啟示性內容的核心價值。

佛教
戒 :止一切惡,修一切善,諸善奉行不思回饋求利益眾生
定: 心念不受外在環境和內在的心境所動
慧: 慈悲,廣度眾生。
      智慧,斷除煩惱。能識己識人識進退
成佛度眾生 :度諸佛心中的眾生, 成眾生心中的諸佛
無我: 一般人連自己的"我"是什麼都不清楚,如何能"無我"?
 一切現象 ,都不是永恆,一般人 卻誤以為是我和我所有而執著。 無我 就是要從妄想的"我執"轉為"無我"的智慧 ,所以要先認識"我是什麼",肯定自我,清楚我,提昇我,再說破我執法執,達"無我"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juten890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
    留言列表 留言列表

    發表留言